线路
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四川 > 阿坝 > 黑水 > 黑水指南
黑水旅游Heishui

欢迎您访问黑水!

想去0

去过0

当地介绍

黑水县位于自治州中部,即北纬31°53′~32°38′、东经102°35′~103°30′之间。东南连接茂县,西南毗邻理县,西接红原县,东北与松潘接壤。总面积4165.32平方公里。东西长约85公里,南北宽约72.5公里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平均海拔3544米。 黑水历史悠久。古为冉验地。秦、汉为蚕陵县。蜀汉于境北置平良县,后以蚕陵、平康两县领其地。北周分属通轨、江源、左封、广年4县。隋初4县属汶山郡。隋末以平康、左封两县领之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废平康,二年(619年)废左封属翼州,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在境内马桥置当州,辖通轨、左封两县;显庆元年(656年)左封县迁驻徐古,翌年置谷和县治地米尔垮;文明元年(684年)在境内寡古置利和县,文明三年置归城县,治地苦瓜。唐末为吐蕃辖地。元为吐蕃宣慰司辖,至元二十六年(1290年)北部为松州毛儿盖千户所领,其余为茂州叠溪千户所领。明属松潘。明初于知木林置麦扎长官司,明未置大姓黑水土百户,属松潘卫,茂州卫领地。清于境北麦扎、乌木树、知木林、慈坝置土守备,属松潘厅。道光六年(1826年)改土归流,大姓黑水(丁寨等六寨)属茂州管辖。清末大黑水为梭磨宣慰司所辖,隶理番厅,小黑水隶松潘厅。民国24年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。 1952年7月 24日黑水解放,9月成立黑水行政委员会(县级临时政权)。1953年12月置芦花县。后更名为黑水县至今,辖1镇、4 区、18乡、123个村、331个村民小组。 1955年6月将芦花更名为黑水县,以境内黑水河得名。黑水为藏语“措曲”意译,“措”生铁之意、“曲”水之意,引伸为黑水。因河流贯穿全境,河水呈黑色故称。 1990年总人口56389人,其中城镇人口约占14%,农村人口占86%。人口出生率达21.86‰。,自然增长率16 82‰。 藏族48754人,占 8646%;汉族,占 12.68%;羌族占 0·7%;其他少数民族占0.16%,是一个藏族聚居县。 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。有锰、铁、钨、石灰石、硫磺等矿藏。锰矿储量较大,含磷低,具有工业开采价值。野生动、植物繁多,出产天麻、贝母、虫草等名贵药材,药用植物282种,药用动物52种。珍稀动物有金丝猴、扭角羚、藏马鸡、云豹等。除森林和天然草场外,还有极大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——卡龙沟自然风景区。境内河流纵横,水量充沛,河床陡,水流急,落差大,水力资源十分丰富。 解放前,处于土司、头人长期世袭统治下,文化落后,生产原始,资源无法利用,产业结构单一。1952年,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03万元。1990年,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3388万元,比1952年增长8.41倍,年均增长率8.61%。1952~1957年,基本无工业。农业稳步发展,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 6.98%。 1958~1965年中,大力发展工业,总产值逐年增长,年均增长 4.93%。由于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影响,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, 1966- 1971年平均下降0.78%。1972~1975年经济发展逐步回升,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1.62%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,实行改革开放,推行经济体制改革,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。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388万元。1976~1990年,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4· 78 %。 全县以农为主,有少量牧区。据解放初统计,全县粮食产量仅550万公斤,平均亩产52.5公斤。解放后,党和政府领导土地改革,走农业合作化道路,兴修水利,推广良种。防治病虫害,引进新式农机具和耕作技术,改善了生产条件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,粮食大幅度增长。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23863.6吨,比1952年增长4.2倍。农业产值由1952年的403万元增至2060万元,增加5.11倍,农村人均有粮518公厅,人均纯收入510元。1990年底各类牲畜存栏10.39万头,牧业产值454万元。境内森林资源丰富,解放初森林覆盖率为 23. 56%。 1962年活立木蓄积量 4358· 46万立方米。经30多年的大量采伐共交木材900余万立方米。1986年普查,森林覆盖率为24.91%,活立木蓄积量2995.88万立方米。1980年后,贯彻“以营林为主”的方针,控制砍伐。 1964年以来,发展以苹果、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木,至1990年,有苹果 7924.5亩,年产苹果 75万公斤。花椒 8339.5亩,产量3万公斤;核桃3148亩;产量8.75万公斤。1979年以来,乡镇企业逐步发展,1988年产值达422万元。 解放前,工业还是一片空白。解放后,大力发展地方工业。1957年开始,逐步兴办了农机修造、水泥、建筑、建材、印刷、粮食加工,服装、酿造、电力、木材加工等工业企业。1988年,县属工业总产值达691万元,比1957年的1.2万元增加575倍。 境内交通闭塞,高山峡谷,山道崎岖只有几条便道与县外相通。解放后,国家投资兴建公路,改善了交通闭塞的状况。 1958年建壤(口)黑(水)公路与成阿公路相连。1968年建茂(县)黑(水)公路。后又相继修筑了芦花至三打古、芦花至德石窝、渔巴渡至毛尔盖、渔巴渡至麦扎等支线和乡村公路。 1990年全县已建成公路13条,计334 2公里,4个区、 16个乡通公路。1959年以来,省、县运输部门先后在黑水设站经营客、货运业务,1990年全县拥有货车300余辆,全年客运量4.98余万人次,旅客周转量1281万人/公里,货运量5.25万吨,货运周转量1636万吨/公里。 邮政电讯事业。1952年8月建立邮电局至1990年,全县有邮电局(所7个,县、区均开办邮政、长话、电报等业务。有市话交换机100门,杆长4公里,电缆线长1.83公里,15瓦短波发行机3部,三路载波机1部,农话交换机170门。有会议终端机、汇接机各2部,农话222杆程公里,线长346对公里,邮路3条,231公里。1990年,报纸期发7729份,累计147.59万份;杂志期发5977份,累计人7.85万册。邮电业务总量151501万元,业务收入157.496万元,固定资产净值 485.948元。 解放前境内没有商贸市场,只有少数外来商人用土布、食盐等生活资料和少量枪支弹药换取鸦片、金银及土特产品,处于物物交换的状念。解放后,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形式的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逐步形成。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,交通条件的改善,流通领域不断扩大。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998万元,比1953年增长41.2倍,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00多万元。 黑水县属贫困地区,解放后,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财政收入逐年增加,但工农业基础薄弱增长幅度不大。卫953年财政收入36万元。199O年为 362.L万元。 1952年黑水解放时,农村人平纯收入 38.13元, 1990年为510元,增长13.37倍,年均递增人7.74%。I990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职工年均工资分别为212.42元和138人7.93元,比1978年的826元和587元分别增长2.56倍和2.36倍。1990年城乡个人储蓄额1094.2万元。解放前人们居住拥挤、住房简陋。解放以来,特别是80年代后,农村普遍建了新房,讲究粉刷装修,改善了居住条件。 1982年至1990年,农村新建房屋12 。9万平方米。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了城镇建设。1990年底,县城房屋达22.9万平方米,区、乡政府驻地房屋达6.46万平方米。 县城之东北70余公里的麦扎乡境内的卡龙沟风景区,总面积403平方公里。钙华飞瀑、温泉流水溶洞石钟乳绚丽多姿,盆景群景色各异,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金秋时节的峡谷五彩缤纷,构成40里彩林景观。高达250余米的玉龙瀑布雄伟壮观,构成了面积达33平方公里的钙华景观。高山石林形态各异,青苔流水、奇花异树,景色独特的风景旅游胜地。 解放前,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落后。解放后,创办了黑水地区第一所小学,1990年,全县已有初、高中4所,职业中学1所,小学134所,幼儿园1所,教职员工586人,在校学生7988人,学龄儿童入学率达73.3%。中小学校舍达到国家基本消除危房标准。农民业余教育和职工教育得到相应发展,历年来共扫除文盲2828人,有2乡和25村达到国家基本扫除文盲标准。县内还办有电视大学教学班,电视中专教学班,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其它各种培训班。全县有科技学会、协会10个、会员500余人。建立了县、区、乡、村4级农科网。有科技人员937人,其中高级职称5人,中级职称 139人,初级职称793人。1980年至1988年有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以上奖励,23项获州级科技成果奖。全县有电影放映队40个,电影院1个。县城有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广播站、电视转播台等文化设施。农村有广播站 18个,县、乡信号专线 954 公里,入户喇 叭 7000余只,入户率达84%。全县有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3个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,逐步形成三级卫生网络。1990年有医疗卫生机构40个,医务人员246人,有病床266张,区、乡均有卫生院,绝大多数村有合作医疗室,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和卫生面貌有显著改善。传染病、地方病发病率显著降低,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。县城建有综合性体育场地4处,灯光球场3个,体育设施逐年改善,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。县业余体校和业余摔跤队竞技水平不断提高,先后为州输送尖子运动员12名,获省级运动会各种奖牌21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