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路
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四川 > 阿坝 > 红原 > 阿坝红原县简介
红原旅游Hongyuan

欢迎您访问红原!

想去0

去过0

阿坝红原县简介

红原县位于自治州的中部。地理座标为北纬31°51~33°19′、东经101°51′~103°23′。全县平均海拔为3600米,县城邛溪镇海拔3507米,总面积8439.94平方公里,南北长154公里,东西宽55公里。县城距成都445公里,距州府马尔康190公里。 地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,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。县境中部查针梁子高耸隆起,形成自然分界线,海拔 4 3 0 0多米,南部为山原,北部为丘状高原。境内珠串状盆地和小盆地广泛分布,俗称坝子。全县中山地貌面积为 2865. 13平方公里,高山地貌面积 1107· 68平方公里,丘原地貌面积为1861.11平方公里,高平原地貌面积为2606.02平方公里,县境周边皆有高山(鹧鸪山、羊拱山、哲波山、海子山),全县形成不规则的条盆状地形。以查针梁子为县境两大水系分水岭,东南为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,占全县流域的21%,北部为黄河水系白河、黑河流域,占全县流域面的79%。县境内沼泽分布广泛,是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的中心地带,沼泽面积240万亩,占县总面积的20%,水色呈茶褐色,不能饮用,多为软水。 气候类型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,主要特征是:寒冷,四季难以明显划分,春秋短促,长冬无复,热量低;干雨季节分明,雨热同季;日照长,太阳幅射强烈;灾害性天气多。一月为冷月,平均为一10.3℃,最热为7月,平均气温 10.9℃;极端最低气温为一 36℃,最高 25.6℃。年均日照2417时,1970年最长,达到2644小时,1961年最短,为2095小时,年均降水为753毫米, 80%是集中在 5~ 10月,年均积雪期为 76天,长达 3个月,短在2个月左右。 除唐代设州于境内外,无建置。后来分县境西北部隶松州,东南部属四土梭磨土司辖地,后又隶理番厅。解放后属理县、马尔康、阿坝3县辖区地。1960年7月,经国务院批准建县,命县名为红原县,至1990年全县辖2镇(邛溪、刷经寺)、9乡(麦洼、色地、瓦切、阿木、安曲、龙壤、龙日、壤口、四寨)、3个牧场(瓦切、安曲、阿木国营牧场)。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,爬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地和茫茫沼泽地就是指的县境沼泽地,建县时就以红军所过的草地而命名为红原县名至今。 1990年,全县总人口为29819人,其中城镇人口约占20%,农牧业人口占80%。人中出生率为22.9‰,自然增长率为16.42‰。 是州内藏族聚居地之一。藏族22227人,占74.54%,汉族6884人,占23.09%,其他民族为708人,占人2.37%。 境内草原辽阔,水草丰茂,矿藏、森林极丰。农业:县境刷经寺是油菜主产区,年产油菜籽230余吨,产值近百万元。牧业:有牧草品种463种,可用草场面积1121万亩。有各类牲畜415425头,年产牛羊肉3664吨,牛奶17265吨,牛羊皮14160余张,牛羊毛152吨。林业:森林蓄积量为21万立方米。工业:畜产品加工业为主,有奶粉厂、肉联厂、民族工艺美术品厂、印刷厂、电力公司、香料厂等。红原奶粉名扬海内外,骨角美术品加工奇特独居。中药材:草地山林广产贝母、甘松、大黄、秦艽、羌活、木香、虫草等500余种中药材和牛黄、鹿茸、麝香等名贵动物药产品。矿藏:泥炭储藏量大,有大中型泥炭矿床100余个,面积492万平方米,远景储量16亿立方米,具有连片分布,厚度大,瓦斯含量高,腐殖质含量高、发热量高、易开采(属裸露性)等特点。另外还有储量40万吨的褐煤及石灰岩矿。动物:野生动物繁多,有梅花鹿、马鹿、天鹅、盘羊、苏门羚、藏马鸡、猞猁、班羚、喜玛拉雅山旱獭、藏狐、灰毛兔、鹰、狼、豹、豺、林蛙、黄河条鳅、厚唇鱼、水獭等珍稀动物200余种。水力:全县有天然地表径流量为28亿多立方米,已开发仅占可开发的18%,由于高原湖泊多,是旅游业的特殊资源。公路交通:解放前无一寸公路,人民生活、生产运输全凭人背畜驮,现在国道(213线)横穿县境,县道干道142公里,支线伸往乡、场、镇和牧点林区,全县已形成一网状交通线路,运输主要靠汽车、拖拉机和少许马车。 解放前没有一所学校和医院,更没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。人畜患病一是求神灵保佑,敬香许愿,喇嘛念经祈祷,其次是靠民间一些秘验方配草药服治。 解放后,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致力于发展全民教育,全县已发展开办了23所中、小学校,在校学生已达2700余人,升学率83%,入学率43%,有教职员工 315人。自1980年以来,全县进行大规模地扫盲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,非文盲率达 96%, 19 8 8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基本扫除文盲县”称号。从80年代初,县委、县政府特别注重抓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开办,进行藏、汉两文教学,从小学、初中到高中都设置全日制寄宿制学校。自开办以来已毕业535人,初中毕业生已考入各类中等专业学校183人,为县内外培养出了一批懂得两种文字的年青人才。 医疗卫生方面,自解放后 19 5 3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“五三”医院进设刷经寺始至后来的地方各级医院建立,红原有了医疗机构,人们健康得以保障,现已有县、乡、场医疗卫生机构13个,拥有病床111张,医务人员142人,其中中医 8人,藏医 25人,西医 109人,专业藏医院 1所。地方病和传染病得到控制和消灭。 随着生产的发展,文化知识的普及,科学技术也得到发展,现有科技行政管理机构——红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。省、州驻县内的科研机构和单位11个(四川省草原研究所、四川省龙日种羊场、四川省生物药品厂、四川省红原气象局、州畜牧学校、州畜科所、州家改站、红原乳品研究所、红原牦牛肉研究所、草试站、阿木种畜场),拥有初、中、高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732人。 文艺体育方面,现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24个,其中电影院2个,电影放影队10个,民间艺术表演队1个,青少年宫1座,卫星地面接收站10个,全县乡、场、镇初步建立了广播电视电影文化“四站合一”体制。体育事业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,现代体育竞技活动与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是该县一大特点。开展的项目:兰球、田径、乒乓、摔跤、健美、马术、射击、排球、台球、中国象棋、围棋、桥牌等。建有草地几县第一流的室内体育馆一座和旱冰场、露天运动场等。 解放以来,少数民族干部成长壮大,现在全县各级干部队伍中,少数民族干部占60%以上,科学技术队伍中,一大批少数民族科技人员成长起来了,全县获得初、中、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总数中少数民族为305人,近半数。在生产建设、科学技术发展中,各民族团结友爱,相互尊重,“两个离不开”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紧密。